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检测

覆盖嵌入式设备、移动App、AI软件等多类系统,

提供渗透测试、漏洞扫描、接口安全、模糊测试等全方位技术验证。

检测范围

漏洞测试

基于 CVE、CWE、OWASP Top 10进行漏洞扫描

操作系统、嵌式固件、第三库安全性分析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本地服务与远程服务漏洞探测   

渗透测试

盒 / 灰盒 / 白盒测试模式

支持设备端、app端、web端、云平台等场景下的协同测试

模拟攻击者为对设备通信接用户认证、件系统进攻击验证

代码审计

支持C/C++、Python、Java、Rust等主流语言分析

可结合开发周期进行持续集成(CI)式检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静态代码分析、缓冲区溢出、命令注

模糊测试

成异常/畸形输以触发潜在漏洞

于协议栈、接、解析器、驱动模块等,持 AFL、libFuzzer、boofuzz 等具平台

接口安全测试

USB、蓝、HTTP/HTTPS、MQTT、CoAP、CAN 等接口协议安全性验证

持消息篡改、重放攻击、中间攻击(MITM)测试

无线通讯安全测试

针对 Wi-Fi、Bluetooth、Zigbee、NFC 等线模块进协议安全与信道扰测试

线流量抓包、信号扰模拟、设备劫持测试

我们的服务流程

Our service process

1 初步沟通与需求确认

了解客户产品功能、系统架构、安全风险点、 确定测试目标

2 测试方案制定

制定定制化测试计划与测试用例

3 测试执行

在实验室或客户指定环境下开展测试

4 问题复现与修复验证

协助客户复现关键漏洞与攻击路径、提供整改建议与修复方案

5 报告出具

提供正式测试报告,满足提交审核/监管机构使用标准

6 注册/审核支持

支持应对审核中关于网络安全的回复

标准项目周期

4–8 周(含方案、测试与报告)

加急服务

最快 7 个工作日交付测试报告

长期合作客户

支持多产品/多版本迭代测试

适用的产品类型

我们的络安全测试服务适于各类含嵌式软件、独软件、联或数据交互功能的医疗器械,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与系统类型:

  • 设备与外部系统(App、服务器、HIS、云平台)存在数据交换
  • 通信式包括 Wi-Fi、蓝、以太、蜂窝络、NFC、USB 等
  • 涉及患者数据上传、同步、备份、告警通知等功能

例产品:

  • 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
  • 远程电监测系统
  • 医疗图像上传设备(如数字超声)
  • 医护员可通过络或应程序对设备进参数配置、远程启停、状态查看等操作
  • 存在远程维护/调试/控制接(如 SSH、Telnet、Web控制台)

例产品:

  • 输注泵 / 呼吸机(持远程管理)
  • 智能床旁监护系统
  • 临床物联集中控制系统
  • 持远程/本地软件升级、固件更新或动态库调
  • 包含动化推送、版本校验、签名验证流程的系统

产品示例

  • 超声探头(持USB/线固件升级)
  • 具有操作系统的嵌式诊断设备
  • 云端驱动AI算法的辅助诊断软件
  • 用户需登录、注册、绑定或分级授权才能访问核功能
  • 涉及多用户管理、访问记录审计、权限控制策略

例产品

  • 临床数据管理平台
  • 医疗影像协作平台(医间远程读系统)
  • 需要用户登录的医疗 App / Portal
  • 存储、处理或传输患者份信息、医疗记录、理数据等
  • GDPR、HIPAA等隐私法规

例产品:

  • CGM连续糖监测系统
  • 医疗云平台账系统
  • 移动医疗健康档案App
  • 第三服务(付、分析、HIS接、云存储)存在API通信
  • 包含开源组件(如OpenSSL、cURL、nginx)或SaaS模块

例产品:

  • 医疗诊断SaaS系统
  • App接第三方生理数据平台
  • 连接PACS或FHIR Server的移动客
  • 部署本地或远程AI模型进图像、信号、为分析
  • 持模型在线调、结果回传、远程训练更新

例产品:

  • AI肺结节辅助诊断软件
  • 龄分析平台
  • 动化电图诊断系统
  • 部署本地或远程AI模型进图像、信号、为分析
  • 持模型在线调、结果回传、远程训练更新

例产品:

  • AI肺结节辅助诊断软件
  • 龄分析平台
  • 动化电图诊断系统

我们的资质

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测试重点

是否完成威胁建模与风险分析,并结合技术测试验证控制措施有效性; 是否开展了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并形成测试报告; 是否对接口、远程访问、软件更新机制进行了安全性验证; 是否提供SBOM(软件物料清单)及开源组件漏洞监控机制; 是否具备事件检测与响应能力(如日志、访问控制等)
FDA 要求中对测试的核心关注点
基于《基本安全与性能要求》(GSPR 17.2、17.4)需对软件及通信接口进行验证; 技术文档需涵盖网络安全验证测试报告,体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; MDR强调信息安全为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责任,测试是设计验证环节核心组成部分;
CE 中对测试的核心关注点